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
:::

網站公告-防災簡介:地震-桃園市防災教育輔導團-校園防災教育


發佈者:管理員 / 發佈時間:2013-07-05 / 內容狀態:啟用中

認識地震


地球就像個煮到半熟的蛋,蛋殼就好比地殼,蛋白的部分稱「地函」,蛋黃則是「地核」,地核又分外地核及內地核。把蛋敲一敲,蛋裂成一塊塊,就像拼湊成地球外殼的岩石圈,這些塊狀的岩石圈就稱為「板塊」。
地球上的主要板塊分為七大塊,包括太平洋、歐亞大陸、南美洲、北美洲、非洲印度-澳洲.南極大陸板塊,台灣就處在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相互碰撞的地方,因此時常發生地震,有時會釀成嚴重災害。

震源:地殼內部所引起的急劇變動,產生變動之處。

震央:地面上垂直於震源之點稱為震央。

規模:指地震本身的大小,與能量成正比,世界各國通常以「芮氏規模」做標準。

震度:是表示地震時,地面上的人所感受到震動激烈的程度,或物體因受震動所遭受的破壞程度,距離震央愈近震度就愈大。
 

資料來源:中華民國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

內文可瀏覽群組:
註冊會員 訪客

:::
右方浮動選單